你的位置: 星空体育 > 音乐知识 > 钢琴技巧

弹琴技巧—踏板的使用

2024-07-02 00:46:55

  弹琴技巧—踏板的使用钢琴踏板在使用时的操作方法单一,即用脚踩下、抬起。也正是因为它并不需要复杂的技术,从而使得孩子们在演奏时

  石叔诚老师指出,我们并不能仅仅按照乐谱中的踏板标记来进行判断,而是应该通过演奏者的耳朵来区分“使用踏板”及“不使用踏板”情况下演奏出的声音效果,让耳朵选择出更为悦耳的声音,参与到踏板的使用中来。

  此外,石叔诚老师还提到,由于钢琴、演奏场合的差异,我们在同一部作品的演奏中,使用踏板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一架钢琴的共鸣不同,而每一处演奏场合的回响也不尽相同,这些都需要演奏者凭借他的听觉来进行判定如何使用踏板。

  在视频中,石叔诚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练习踏板的建议:用八度来练习。(我们可以通过视频中老师的示范演奏更好地学习)

  几乎是在琴键发音的时候脚及时抬起,再在第二个音发声之前踩下踏板,这时钢琴发出的声音才是饱满却又不浑浊的。

  石叔诚老师在视频中反复强调,踏板的使用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对于作品演绎却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而判断何时使用踏板,则需要依靠演奏者的听觉。

  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1829—1894)说过一句名言:“踏板是钢琴的灵魂”。正确地、恰当地使用踏板,对音乐内涵的表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音乐更加充满活力、富有生气,更光彩、更感人。失败的踏板会歪曲音乐,甚至产生画蛇添足的后果。波兰钢琴家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是使用踏板方面的一个真正的先驱者,他说:“踏板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一个终生的学习。”重视踏板的学习和运用已成为钢琴家、钢琴教师和学生的共识。钢琴的踏板是除钢琴键盘外最重要的钢琴配件,电钢琴也是如此,他由意大利乐器制造家克理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于1711年在改造钢琴时发明的。踏板经过从没有到1个,2个,3个,4个的历史,现代钢琴一般有三个踏板。

  右踏板也叫制音器踏板、延音踏板、强音踏板、连音踏板。在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上的原理和效果是相同的。踩下时,平时压在弦上的所有的制音器立即扬起离开琴键,让所有的琴弦可以自由地持续振动,这样,奏下的音就会持续延长到自然消失为止。当你抬起脚放开踏板时,所有制音器立即压上琴弦,制止琴弦振动,音响立刻停止。右踏板能起到使声音延长、音与音连接起来、增强音量、增加色彩等作用。通俗音乐用的很多,可以说最多。很多乐谱上并未标明在哪里使用制音器踏板,这需要演奏者去自己琢磨和演绎。

  在立式钢琴上叫弱音踏板,它是以降下隔在榔头与琴弦之间的薄绒而达到改变音色、音量的作用。立式钢琴上的中踏板在正常的乐曲演奏中是不用的,它主要是在练习时起减弱音量而不影响别人的作用。我个人认为也许叫消音踏板更合适,这样也有别于左面的那个弱音踏板。现在也有部分立式钢琴的中踏板完全采用三角钢琴的原理制造。中踏板在三角钢琴上叫保持音踏板、持续音踏板或保留音踏板。演奏者弹下一个音或,同时踩下中踏板,则刚才所弹的音将得到保持,而演奏者接下来再弹的音将不会被保持。中踏板只使踩下时所弹音的制音器打开,这和右踏板踩下后所有的制音器打开是不同的。右踏板和中踏板同时使用时,可以使中踏板保留住一些音,而右踏板依然按照自己的规律执行自己的任务。尤其需要低音或者背景的时候,如印象派的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的某些作品会用到,如他的作品《水中倒影》的一个片段 德彪西 ---- 水中倒影(意象集第一集)

  最下面的一个保持音就需要中间的延长音踏板,而中间的用左手,最上面的用右手演奏。这个踏板的功能是不能用制音踏板代替的。这个踏板在一些通俗音乐和节奏型中也会用到,得到和右踏板不一样的效果。目前,决大多数的电钢琴的踏板完全采用三角钢琴式的踏板。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使我们普通的电钢琴拥有了高级的三角钢琴踏板的功能,这也意味着能够演奏一些在立式钢琴和没有标准踏板的电钢琴上不能演奏的音乐作品。或者制造出他们所不能制造的音乐效果。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中踏板的乐谱符号。

  也叫弱音踏板、柔音踏板。在立式钢琴上,左踏板踩下后,缩短了榔头与琴弦的距离,达到减弱音量、改变音色的目的。在三角钢琴上,左踏板踩下后,击弦机向一侧移动位置(琴槌和整副键盘都会同时发生横向移动),使原来三根弦变成两根弦或一根弦振动发音,达到减弱音量、改变音色的目的。左踏板踩下一般标记为una corda(原意是一根弦),放开标记为tre conda(原意为三根弦)。在通俗音乐中的一些地方比如比较安静的段落也可以考虑应用。

  (一)脚的动作基本要领:首先我们要把前脚掌中部放在踏板的圆端之上,脚太靠近钢琴就会使脚尖顶着琴板,脚离钢琴太远就会用脚趾踩踏板。脚掌要一直紧贴踏板,脚后跟始终着地,以脚腕为活动轴心。脚的踩放动作要灵活自如。

  (二)按照踩下踏板的深浅,右踏板可分为:全踏板、半踏板(1/2踏板)、1/4踏板、3/4踏板,或有控制地逐渐加深地踩下等。而放右踏板也有:一次全部放完,放一部分(1/4,1/2,3/4等)或有控制地慢慢放起。

  同时踩下,也叫同步踏板、直踏板。经常用于强调节奏特点的音乐中。直踏板有时在整段音乐中都采用,有时只是加强某一音或某一个。两个直踏板之间总有一些间隔来强调直踏板节奏鲜明的效果。这种踏板用法也有人把他叫做节奏性踏板法, 这种踏板的使用办法在弹奏18世纪和19世纪中期前的钢琴作品中运用得很普遍,它的使用方法是:踏板与和声同时或与强拍同时踩下,在下一个和声出现前放掉,与再下一个新的和声在相同的节拍上做同步的踩放。这种方式通常在弹奏需要特别干净的音响效果的巴洛克作品或早期古典作品时使用,也可以把它作为初学者偶尔尝试踏板使用方法时使用。例如,莫扎特的奏鸣曲Op.331No.12的第一乐章结尾处就可以采用这种节奏踏板法。

  音后切换,也叫切分踏板。可帮助连奏及和声连接、加强旋律的歌唱性等。它的使用方法是在弹奏须连接的第二个音时,在手指向下弹奏琴键的同时抬起脚,并在手指还未离键时迅速踩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时有一个手和脚方向相反的动作,即手指弹音的同时脚向上抬起。要把脚的“上下”动作练习得自然完整,几乎合成为一个整体。练习切分踏板要注意:a.手脚密切配合,不可同上同下。b.用耳朵检查声音是否连接并且切换干净。c.右脚紧贴踏板,感觉脚和踏板同上下,踏板完全在脚的控制下。切忌似换非换和出现踏板失控产生的杂音。切分(syncopated)踏板法也被称为连音踏板法或跟随(following)踏板法,这是踏板最常见的使用方式,它与手指弹奏动作的关系很像是公园里儿童游乐场的跷跷板。当手指触键时,脚迅速的抬起然后再落下,如果手指是在正拍弹奏的话,那么踏板通常要错后一个十六分音符,如果演奏速度很快的话,有时可能要错后一个八分音符,当下一个正拍出现时脚再重复放开落下的动作。这种方法能够使演奏时的和声效果饱满丰富而又不至于浑浊,同时能够延长许多手指无法延留的音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放踏板的时候一定要放彻底,以免将前一个和声进行的音效带如下一个和声,另外,踩下的动作要非常及时,以免出现断裂的和声效果。可以说这种踏板的使用方式,是所有踏板使用方法中最难掌握却又最常用的一种。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方式是用双手尽可能慢的以单指弹奏音阶,这样。在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第二册中的《比尔的山羊》一曲,就是训练切分踏板法的一个极好的入门教材。

  音前踩下的踏板,叫预备踏板。在弹奏前,先把踏板踩下,让制音器全部打开后再下键,可以使声音更丰满。只能用于乐曲的开始、新段落的开始或较长时值的休止符之后,通常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而用,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例如演奏《夕阳箫鼓》之前,可以用预备踏板,使所有的制音器都打开,暗示演奏即将开始,使听众充满了对音乐的期待。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的开始处,也可以使用音前踏板。

  抖动踏板,也叫“颤音踏板”,是一种连续不断地急速更换踏板。常用于音阶、半音阶上,这样即可保持音量又可避免声音的浑浊。其使用方法顾名思义是频繁地用小动作踩换踏板,可以把动作做得浅一些,,不用把踏板完全踩到底,但切换的频率要快,它能使制音器碰到琴弦,从而既不使声音完全闷住而失去回声和泛音共鸣,又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共鸣而使得和声效果过于混浊。具体方法是:脚尖以十六分音符的弹奏速度快速地作小动作的踏板切换。很多时候,当出现音阶式进行的十六分音符或三十二分音符乐段时多数人因为害怕音响效果浑浊而不敢使用延音踏板,但这样容易使声音效果缺乏润饰而显得干涩,与前后乐段的声音效果不统一,如果快速的频繁切换踏板就可以在保持音色光泽度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声音浑浊。这种时候可以以脚趾尖的动作来做小幅度的踩踏,不要抖动小腿或脚腕,以免造成腿部肌肉紧张和疲劳。在萧邦上午《幻想即兴曲》Op.66中,十六分音符的下行就可以采用这种颤动踏板法。

  半踏板法顾名思义是只使用一半的踏板,即不将踏板踩到底,只踩其一半或将踏板踩到底但不完全放干净就重新踩下,实际上,对于不同的琴,可能不一定都是“一半”,或多或少,这种做法经常出现在印象派和某些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中,以便造成一种朦胧飘渺,含混迷离的音响效果。当希望和声效果含混迷离时可以采用踩到底放一半的方式,以便将前一个和声的某些泛音带进下一个和声的音响中去,如果希望和声的效果朦胧飘渺,音响共鸣不那么清晰,则可以不将踏板踩到底只踩一半,但换踏板时要完全放干净。例如在德彪西的前奏曲《埃及古壶》中,使用这种踏板可以得到一种悠远,飘渺的迷人音响效果。在音乐片段中不想要更多的和声效果,希望和声的颗粒感更强,或者要突出旋律和加花,可以使用半踏板,这在通俗音乐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复调性质的音乐中也可以考虑用半踏板来润色声音。关于半踏的资料非常少,而这个功能对于电钢琴又是很重要的,比如在贝多芬的〈致爱丽斯〉的前面章节中,因为上行的音符和下行的音符形成一个旋律线条,都需要干净的,颗粒感,如果不用踏板声音太干,用全踏,声音太混,把清新的感觉弄没有了,所以这个时候用半踏是很有效果的,大家可以一试便知。试完以后,也许你就真正懂得了半踏的涵义,也就可能知道了他的重要性。

  在踏板的使用法中,直踏板和切分踏板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者必须首先学会这两种踏板法。

  和声清晰是演奏的基础。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用一个踏板。和声改变了,踏板也要相应更换。无论的形态是柱式、分解还是半分解,都必须遵守这一法则。

  低音的线条很重要。在一些用手无法保持低音而又特别需要和声支撑的乐段,由于低音是和声进行的基础,所以要用踏板将低音保持住,使低音与连起来。这个时候也可以考虑用中间的延长音踏板。

  在一般节奏性强的乐曲中,如四拍子的进行曲,三拍子的圆舞曲,二拍子的舞曲等,或在节奏感很强的和声伴奏音型中,为了强调有特性的节奏型,加强节奏的韵律,使节奏感更鲜明、更生动,往往可用直踏板。即在强拍踩、弱拍(或弱位)放,或在四拍子的强拍、次强拍上用踏板点一下等。如储望华《解放区的天》,开始4小节是强烈的锣鼓节奏,每一拍都用前半拍踩下、后半拍放开的直踏板。

  3.乐曲中出现特强音(sf)、重音()、切分音、某些强有力的结束时,为了增强音量和共鸣,在这些音上可以用直踏板。这种踏板称为“重音踏板”。

  不同作品要求不同的声音色彩。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作品的性质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声音来决定怎样使用踏板。例如,一连串连续音阶或半音阶,在古典作品中,为了声音清晰,一般不用踏板或用少量的踏板;但在莫什科夫斯基(Moritz Moszkowski,1854—1925)、肖邦、李斯特等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里,在伴奏的衬托下,这些音阶、半音阶中不少音是作为经过音的,必须踩在一个踏板里。如果不踩踏板,就会失去音乐,只剩下互不相干的、干巴巴的和音阶了。同样,音阶、半音阶在需要微风拂面的效果时,可以用颤音踏板;在需要朦胧的效果时,可以将踏板踩浅一点。

  不用踏板的音乐和有踏板的音乐之间在音响上可显示出极大的不同,这种效果常常用来使音乐获得对比。在恰当的地方,用一种干的声音作对比,会令听觉焕然一新。当然,这应当经过设计、恰到好处。

  在车尔尼(Karl Czerny,1791—1857)的练习曲599、849、299、740中,有些是可以适当地使用踏板的。当然,在开始练习一首新的可以使用踏板的练习曲时,为了更加专注于解决手指的弹奏技术,可以先不加上踏板练习。

  复调作品由于声部多,要保证每一个横线条的歌唱性和清晰度,要少用、慎用踏板。古典时期的作品要求清晰、透明的声音,在弹海顿、莫扎特的作品时,可少用踏板,踏板踩浅些、短些、更换要勤些。贝多芬的作品可以适当的多用一些。浪漫派时期要求和声共鸣、和声烘托、色彩效果等,因此,在肖邦、李斯特的作品中,踏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印象派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尔的作品,要多注意踏板踩放的深浅,运用不同深度的踏板得到不同的效果。这些是很粗的原则。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巴罗克、古典、浪漫、印象等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的作品的踏板用法作专门的学习。

  (1)抒情歌唱、徐缓悠长性质的旋律,一般用切分踏板。这样可以加强旋律的歌唱性使它更加连贯、圆滑、音色柔和温暖而不会声音发干。

  在一首乐曲中,往往不止一种音乐形象。所以可以使用不同的踏板法,即某些段落(或乐句、或某个音)用直踏板,而另一些地方用切分踏板。

  当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超过手指的跨度或者用手指连接困难时,可以使用踏板把音与音连接起来。特别是在弹奏连续进行的连奏时,切分踏板使不同的完全连奏成为可能。

  (1)单音的美化:一个踩下踏板的单音,比不用踏板更为圆润,音量也微微增大。特别是当单音的连奏旋律以一个慢或中速的速度出现而又没有伴奏时,使用踏板可以避免声音太干。在决定是一个音符还是几个音符用一个踏板时,必须考虑速度、力度和音域。音域较低、速度不快时,可以每个音符都使用一个踏板。音域不太低、力度层次也不太强、走动较快的单音旋律,则应当用更长的踏板(几个音一个踏板)。

  (3)旋律的美化:旋律需要美化、需要力度变化或需要增加厚度时,可以借助踏板。在旋律有和声伴奏时,应首先考虑和声因素、同时兼顾旋律的润饰来决定踏板的使用。

  有时短促的触碰踏板(踏板轻轻点一下),可以使声音美化,音乐更富有表现力,声音也不致于敲击、发干。

  在中音区,特别是低音区,不要把不该重叠的音重叠在一起。低音区应多换踏板或少用踏板。旋律在高音区时,不必担心因使用踏板而线以上时,钢琴上已经没有制音器装置,踩不踩踏板没有差别,但这时使用踏板可以让所有的琴弦都振动起来,使钢琴上音色最单薄的这一段音区变得丰满起来。

  (1)渐强踏板,在渐强部分的一半慢慢踩下去,使踏板不断加深,直到上行结束进入另一个力度层次开始用全踏板,从而帮助手指更好地达到渐强和音乐情绪上扬的效果。

  (2)渐弱踏板,与渐强踏板相反,是在渐弱的后半部分慢慢抬起踏板,使踏板不断削薄,从而达到渐弱的效果。这两种踏板对脚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长踏板:在乐曲的部分,有时可以使用较长时间的踏板,将和声音以及它们的经过音、辅助音合在一起,来增加音乐的力度,塑造乐曲的,使音乐的气势更为磅礴。如李斯特《G大调钢琴高级练习曲》第六首最后4小节的、《塔兰泰拉舞曲》结尾的大,拉威尔《戏水》的华彩乐段,都可用长踏板。

  (2)弱收踏板:音乐在安静的情绪中结束时(一般最后的音符有延长记号),慢慢地、柔和地放掉踏板,以产生一种均匀又逐渐消失的音响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手指踏板”这一概念,它与脚踏的踏板虽然没有关系,但它也起到了延长音的作用,为的旋律或音型提供了一些单音的背景。比如那些隐藏在分解里面构成隐伏旋律的单音都是通过手指留住琴键而获得的,还有阿尔贝蒂音型(阿尔贝蒂D.Domenico Alberti (约1710~1740)意大利作曲家、哈普西科德演奏家、歌唱家。约在1710年生于威尼斯,1740年卒于罗马。阿尔贝蒂在音乐史册上留名主要是他的奏鸣曲。这些奏鸣曲的左手部分惯用分解音型作为伴奏(其奏出的次序为低音、高音、中音和高音)。这种分解音型,后人称之为“阿尔贝蒂低音”。)中被保留住的低音,以及复调作品中的那些延长音都可以称为“手指踏板”。

  第一个踏板:右踏板,最常用的踏板,这个踏板也叫做延音踏板,它的作用是抬起所有制音器,使得钢琴上的所有琴弦都自由震动,声音就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从听觉上来讲,踩下踏板能够加强一些音量,还能使曲子听起来更抒情、更浪漫、更“湿润”、更“空洞”一些。

  鲁宾斯坦说过“踏板是钢琴的灵魂。” 如何踩好踏板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大家在学习踏板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只需掌握“踩”和“放”两种状态,要踩就踩到底,要放就放干净,千万不要让上一个的声音延续到下一个里去了。这个阶段因为刚刚开始接触踏板,容易产生手忙脚乱的感觉,一旦踏板放不干净,整个钢琴里的声音会一直响,乐曲会出现不清晰、浑浊的现象。

  各种教材开始讲解踏板的时候,就必须严格要求踩到底,放干净。比如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中第4册《高高的红杉树》:

  (1)正拍踏板,也叫节奏踏板、直接踏板,一般适用于单个踏板的情况或是两次踏板之间有间隔的情况。踩下的动作与手弹下的动作同步,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有一些圆舞曲或进行曲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2)音前踏板,一般是在弹奏前先把踏板踩下去,接下来的就能发出饱满的音色,例如肖邦的英雄波兰舞曲Op.53开始的地方,就可以先把踏板踩下然后再弹第一个音。

  (3)音后踏板,也叫切分踏板,能使前后的声音完全“无缝”地连接起来,不会出现断开的现象。比如《现代钢琴教程》第2册的《爱之梦》,就应始终采用音后踏板:

  中级阶段的另一个方面,是要考虑踏板的深度了,因为每台琴不一样,踏板在踩下时中间有一段“缓冲带”,在这个缓冲带中制音效果是逐渐变化的,所以这个时候更多地是要训练自己的耳朵,如果弹出来的声音浑浊了,就应该收起踏板一点,如果声音太刺耳生硬了,就应该踩下踏板一点,这个必须要长期训练才能控制得比较自然。

  (1)手指踏板法。在不用踏板或是踏板频繁更换的时候,用手指保持住音符,造成踩了踏板的效果,有时作曲家也会用特殊的音符表示出来,比如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左手的二分音符就是手指踏板:

  (2)用踏板突出节奏。例如贝多芬奏鸣曲Op.111的片段,就应该在每一个sf处快速点一下踏板,以达到加强的效果:

  (3)抖动踏板法。例如肖邦的冬风练习曲Op.25 No.11中最后一句就应采用抖动踏板法,即保留了踏板的效果,也不至于混浊不清:

  中踏板在不同的钢琴上设计是不一样的,通常在立式钢琴上是静音踏板,踩下后能够在击弦器与琴弦之间隔一层布,这样钢琴的声音就会非常小,不会扰邻。

  在三角钢琴上的设计通常是选择性延音踏板,也叫持续音踏板,操作的时候先把某个音弹下去,再踩踏板,之后即使手把音放开,刚才弹的那个音的制音器也会一直抬起来。

  比如拉威尔的《水之嬉戏》中最后一段,左手弹最低两个音的时候可以用左脚把中踏板踩下去,然后就一直保持不放,这样在和声变化的时候右踏板就可以更换。

  左踏板也叫做弱音踏板,在不同钢琴上的设计也有区别,立式钢琴通常设计为琴槌离琴弦更近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能造成声音减弱的效果,但是音色改变不大。

  三角钢琴上的设计是琴槌向右移动一点,这样能使琴槌和琴弦接触的地方产生变化,从而达到声音渐弱或音色变化的效果。

  钢琴里的弦有的是一根弦、二根弦和三根弦几种情况,以三根弦的地方为例,一般钢琴弹过一段时间都会有磨损,仔细看琴槌上面有三根线(凹槽):

  这里的毛毡压得比较实,声音会偏亮,如果稍微踩一点左踏板,那没有磨损的毛毡就会对准琴弦,弹奏是声音能变得柔和;如果踩到底,那毛毡的凹槽就会对准两根弦,这样就少了一根弦的声音,音色变化不大,但是声音会变弱。

  左踏板的记号是una corda(意思是一根弦),放开左踏板的记号是tre corde(意思是三根弦),当然有些特殊的乐谱还有其他的记号。

  总之,踏板的运用是比较复杂的,也考验着我们对乐曲的理解和处理的能力,因此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也有人把踏板形象的叫做音乐的“调色板”,所以在踏板使用上真正能够体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专家强调踏板的运用要讲究“少而精,短而清”的原则,那就是要求我们做到仔细分析曲子,尽量少用踏板,能不用就不用,应该用的一定要用,做到踏板利用的时间要短,目的是使乐曲更加干净利索。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乱踩踏板的情况,那是亵渎音乐亵渎钢琴的坏事,我们坚决予以摈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